動力無限成立于2007年,致力于營銷型網站建設、全網營銷等服務。12年來,已獲得多項國家專利,擁有雙軟認證、5項軟件著作權等,并與百度、騰訊、58同城等知名企業結成戰略合作伙伴。其自主研發的“萬家燈火CMS系統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對一定制營銷型網站建設解決方案的平臺,成功幫助超過5000多家中小企業打造了網絡快速賺錢機器,讓傳統企業在互聯網迅速盈利。
作為動力無限的創始人兼董事長趙中南來說,公司上市的激動與興奮難以言表。動力無限12年,創寫了堪稱互聯網行業的驕傲,不斷進步的軌跡,映照了企業成長壯大的歷程。而此次動力無限的成功上市,既是行業標桿帶動整個網絡建設行業,又給那些處于轉型失敗和迷茫期的中小實體企業一個極大的鼓舞,讓他們看到了實現“互聯網+”的新希望。

那么,從白手起家創業,到成功上市,短短的12年,這個企業是如何做到的?現在紅得發紫的熱門話題——創業,在趙董身上,又是如何一步步演變成一個活生生的成功案例?這期節目,讓我們一起傾聽——西譯97級校友、動力無限創始人趙中南趙董的創業故事。“大家好,我是1997年就讀于西安翻譯學院9726班國際貿易+英語專業的學生,我叫趙中南。2001年畢業后,我有幸被某國際貿易公司聘請擔任翻譯。2003年3月,一頭扎入互聯網行業,成為某網絡公司的商務代表,一年時間,晉升為總監。2005年,我和朋友合伙創辦了現在上市的西安動力無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為動力無限無限科技集團創始人。”
問題1:您為什么放棄當時的高薪工作,跨行轉入互聯網?
說實話,當時能在某國際企業工作,那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工作清閑,待遇豐厚。但后來毅然離開,主要是因為我個人不太喜歡那種循規蹈矩,平淡無奇的職業生涯,覺得年輕人就應該出來闖一闖。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翻譯工作帶來的影響。在那一年的時間里,作為翻譯工作者,我經常和各國企業的領導見面,從他們國際化的思維,對企業的運營管理以及對企業未來發展的規劃中,我逐漸意識到互聯網的重要性。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我有很強的預感,互聯網時代,肯定在不久的將來會產生極大的作用。所以,這也是促成我最終放棄高薪工作、轉入互聯網創業的原因。
問題2:從基層員工晉升為總監,您只用了一年的時間,這稱得上是業內的奇跡了,那您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實有這個能力,很大一部分歸功于我在大學經歷的那些事情。
剛進入西譯的時候,我就組織院里同學開辯論會,爬山探險,擺地攤,賣海報……后來小打小鬧時間久了,就想干些更有挑戰的事。當有一次看到班主任拿著厚厚一摞信的時候,我就決定,賣郵票!在BB機傳呼機都不是很普及的時代,信件是非常重要的溝通媒介。所以,賣郵票是個非常不錯的“商機”。主意已定,說干就干,經過再三對比,我決定在鐘樓案板街的一家店鋪里取貨!從沒有任何銷路,到每個宿舍挨個敲門,推銷,到后來越賣越起勁,雖然也經歷過各種被拒絕,被討厭,但是我一直沒有放棄。不久,進回來的貨一掃而光,資金充裕了就繼續買、賣......后來,很多同學羨慕我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紛紛找我尋求機會,于是我就發展代理商,一級代理、二級代理.......收入也非常可觀。
再后來考計算機二級等級證書的時候,我又有了新的思路——考試題庫。很多不學習的學生,考試的時候非常苦惱,總想臨時抱佛腳,找到快速通關之路,但苦于沒有像現在這么多種類、這么多專題之類的題庫。所以在我順利完成計算機二級后,就沒日沒夜的泡在圖書室里,查閱各種資料,搜集歷年考過的題材,最后按不同分類歸納,編寫出10套不同的題庫,一次印刷了1000本。10塊錢一本,一個星期下來就賣了200多本,銷量非常不錯,甚至還賣到了歐亞學院。
其實在大學還做過很多類似的“創業”,也讓我積累了很多管理、處事方面的經驗,并且有了我自己的生意經。這與我后來用一年的時間從員工晉升為總監是密切相關的,這些經歷都是我一生的財富。
問題3:創業12年,有沒有遇到瓶頸的時候?
有,就在創業初期,那也是我一生都刻骨銘心的事情,如果那次沒挺過來,可能就沒有現在的動力無限了。
2005年7月,西安動力無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正式創建。起初,公司規模很小,只有9人,業務領域主要是網站建設。創業維艱,06年的時候,合伙人相繼撤離,讓本來就沒有盈利的公司雪上加霜。我記得很清楚,2006年7月7日那天,公司全部賬戶上只有2000塊,資金一時難以周轉,而8日就是發工資的日子。在公司成立之初,我就承諾過,絕不拖欠任何一個員工哪怕一天的工資,就算公司撐不下去,也決不能虧待員工。所以我馬不停蹄的奔波在炎炎烈日下,不到最后一刻,決不能放棄!抱著這樣的信念,終于在那天,我們與一家公司達成了合作,趕在最后一刻,順利給員工們發工資,算是解決了燃眉之急。也從那之后,公司陸續收回款單,逐漸走上了正軌。
2010年3月,創辦成都動力無限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5月,成立鄭州無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9月,成立武漢動力無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目前,集團辦公面積達3000多平米,員工近500人,2016年還陸續在內蒙古、山東、河南、上海等全國各地成功招募代理商,將“萬家燈火CMS系統平臺”推向全國。
2017年2月,公司成功在陜西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將動力無限科技集團又一次推向互聯網高潮。未來,我們將不忘初心,繼續努力,為中小企業提供面對面的更高性價比的網絡營銷一站式服務。

問題4:創業這條路上,您做的非常成功,那么您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特別的人給予您的幫助?
有啊,當然有。我覺得每個人成功的路上都會遇到一些高人或者貴人的指點和相助。我也是,我特別感謝那些在公司快撐不下去的時候,依然跟我奮力拼搏的同事,感謝他們的不離不棄,所以我感恩他們。當然,還有我最尊敬的人,我的大學班主任趙老師和馮老師。
大學時,年輕、經歷的事兒多,自然也會有一些苦惱和失敗,導致上課思想不集中。趙老師發現后經常會找我聊天,趙老師是一位非常和藹且負責任的老師,每次見到他,我都不由得肅然起敬。所以,我也很愿意吐露我的真實心聲,而趙老師每次都很認真的聽我說,然后給我一些很中肯的意見和指導。從老師那里,我學會了很多。失敗,是每一個成功者的必經之路,但是,只要我認為自己是在做有價值的事情,那就一定要堅持到底!
所以,我能有今天的成功,非常感謝趙老師,還有后來一直支持我的馮老師,他們就是我一生尊敬的老師,是給我指明道路的貴人。
問題5:您創業這么成功,那么對現在正在創業或者未來打算創業的人有什么樣的寶貴建議?
寶貴建議倒談不上,就我個人的經歷而言,我覺得成功并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創業需要堅守,更需要忍耐和堅持,只要你認定的事業,不管面對多大的困難,都要堅持,堅持義無反顧的走下去,直到成功的那一天。
問題6:深處互聯網行業這么久,也是行業的專家,那么您對“互聯網+”有什么樣的見解?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有一定的眼光和商業頭腦的,十四年前認識到互聯網是未來全球發展的方向,所以我選擇深入互聯網。對于近幾年國家提出的“互聯網+”,我認為它的魅力在于無限的可能性。
之前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發布《“互聯網+中華文明”三年行動計劃》時,三秦都市報的記者有采訪過我。我認同這樣的解讀——“國家推出的這個計劃旨在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與發展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和拓展文物蘊含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和時代精神,彰顯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豐富文化供給,促進文化消費,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文物合理利用新形態,彰顯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
其實不僅僅是對文博行業,在文化與科技、金融加速融合的大趨勢下,互聯網是集聚創新能力的催化劑,發揮著產業革新的倍乘效應。“互聯網+”將通過深耕垂直領域,全方位推動各個行業的轉型升級,必將給各個行業都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
數字化、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迅猛發展,一些新趨勢已經顯現出來,如內容從單一變為多元、方式從知識灌輸轉為興趣激發、服務從普適到個性、渠道從線下到綜合等。所以“互聯網+的新時代,需要不斷學習,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這也是動力無限在上市后堅定不移的路線。

問題7:作為從西譯走出的成功創業的學子,您對母校有什么樣的祝福,對校友以及在讀學生有什么樣的寄語呢?
離開西譯母校差不多16年了,盡管經歷這么長的歲月,一切都已時過境遷,但我仍十分懷念和熱愛我的母校,非常留戀那段美好的校園生活。在西譯這個大家庭里,我的老師,我的同學,和所有我經歷過的事情,讓我的生命里充滿了理想和信念,充滿了愛和溫暖。感恩母校給予了我做人的啟迪和方向,讓我在日后的事業中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目標,敢于拼搏,敢于挑戰,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希望母校永遠朝氣蓬勃,也祝愿母校:光輝歷程更輝煌,人才輩出代代強,桃李滿天揚四海,碩果累累振中華!
同時希望西安翻譯學院的學子們能在西譯這個大家庭里奮發圖強,積極進取,成為國家棟梁!